第66章 搜救人手_俺们全村穿越啦
优书网 > 俺们全村穿越啦 > 第66章 搜救人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6章 搜救人手

  “真香!”

  在新村干活的村民们,人手一大碗五花肉炖土豆粉条,另一只手拿着馍,一口馍配着热乎乎的菜,蹲在施工到半截子的现场边上,吃得喷喷香。

  猪肉,粉条,还有土豆,都是从朝圩村里带来的。

  自打穿越了以后,原本销路不错的这些农产品,都被迫只能内销,价格大跳水。

  王家人准备这一批猪娃子长大以后,就要减量三分之二了。

  张家粉条厂倒是减得不多,毕竟粉条子经放,而且份量不压称,完全可以在打开市场以后,卖到全县去嘛!

  至于土豆,励志成为土豆大王的赵二都来新村了,他爸妈就拿出了家里的一部分土豆换了工分,虽价格也不高,但总比坏了强,更何况他们一家三口也能吃上,这买卖划算!

  赵二他老妈本来是想着新村这边都是大老爷们,听加进来几个古代人,还都是没成年的孩,做饭可不就没人给做吗?

  正好老头要来做活,她就也自告奋勇地来做饭,没想到来了才发现,原来已经有一个做饭的了,还是个古人!

  那位古人贺氏看着瘦干巴的一个老太太,可是干起活来,那是真能干呀!

  一大早的,不亮就起来收拾,挑水,扫院子,做早饭……

  好多人都不是被院子里养的那只公鸡叫醒的,而是被早饭的香味给香醒的!

  这老太太还特别会过,带着几个孩子上野地里拔各种各样的野菜,弄回来不知道怎么处理的,加点盐和香油一拌,就清爽可口得紧!

  这老太太这两不光把三餐给包了,她还给那几个大伙子洗衣裳,王大军都觉得不好意思,贺氏却这都是轻省活,根本不累……

  这不,赵母来了以后,两位老太太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,你蒸一个包子,我做一道好菜,有那么点较劲的意思,不过相处了两,倒是熟悉了起来,一起干活的时候,还能唠唠嗑。

  赵母听着贺氏讲她们村遭遇的惨事,也跟着掉眼泪。

  贺氏听赵母自家儿子一直光棍,找不着媳妇,也跟着叹几口气。

  “大姐,我瞧着你们家境不错,大哥又有手艺,二儿子伙又有人才,为何娶不到媳妇?”

  贺氏其实对新村的人一直都很好奇。

  善裙都是善人,但也实在有些与众不同。

  首先人家这些壮年汉子们,个个瞧着就人高马大,有把子力气,像是殷实人家好米好面养出来的子弟。

  再一个人家能弄来这么多粮食,猪羊鸡这些,就搭个棚一放,态度随意,要搁着她们村吧,鸡可能略差点,但猪羊这些可都是值钱的畜牲,谁家有一两只都得精心地伺候着啊!

  而且对他们这些逃荒的人也实在忒好。

  他们都是些什么人?老的老,的,是给人家扛活,也不过做点细碎活计,的就是能拔野菜拾个柴火,顶多再喂喂畜牲。

  而她这个老婆子也就是能做个饭,洗个衣裳……

  人家给他们吃的啥?

  一般的精面和杂粮,都不让她做两样饭,还让他们尽饱吃!

  就这位赵家的大姐,看着面嫩,可实际上人家都六十岁的人了,比她大了快十岁呢。

  要不她一把年纪了,也不好意思管人家叫大姐的。

  这位大姐跟老伴一起过来做活,还带着一包袱衣裳,是他们村里人听了这边来了几个孩子,专门寻的旧衣裳,给孩子们的。

  她瞧得分明,封大牛,二牛,许山,云他们四个,一人都有三身,看着还是七八成新的,料子做工都极好……就是,样式略有点怪。

  赵母他们来的时候不知道贺氏和喜鹊也进了新村,就从自己带的衣裳里匀了两件给贺氏,贺氏自然是千恩万谢地收下了。

  赵母给贺氏的一身,是单衣,可穿在身上挺厚实,还柔软舒服,贺氏还从来没穿过这样的衣料,要搁着她从前能有这么一身,一定是得逢着年节或者去吃酒的时候才舍得穿,至于送人那绝对不可能,但赵母就随手送出来了……

  可看赵母那做饭的熟练架势,又不像是大户人家的老太太。

  总之,这些主家们慷慨大方待人好,勤快聪明又能耐……贺氏是可惜自己没有个闺女,不然非得嫁给赵家二郎不可。

  赵母就叹了口气,“还不是二他太死板!我让他去城里吧,先娶了媳妇再回来,他非得在老家种土豆……嗯,就是咱今儿吃的那个圆溜溜的菜。我们村又在深山老林里,姑娘们不乐意嫁过去,这不就耽误了嘛……还好,今年我们村长和几个干部,哦,就是有本事的人,一起讨论了,大伙慢慢地搬出来,在外头建新村,这才出来了!”

  在朝圩村的时候,那特别会编故事的崔强就给他们编出了合情合理的理由,还做成视频放在了官网,每一集,听着还挺有意思,多看几遍就跟被洗了脑一样,张口就能了。

  这不,在这位古人大妹子面前,她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话里有水分,得特别自然。

  贺氏就十分惋惜,拍着大腿。

  “哎呀,早知道,我们村就有好几个不错的姑娘,我给您家的二郎做个媒多好?”

  尤其是有个长得俊俏的姑娘,还管她叫表姨呢,又能干又懂事……可惜,唉,不想了!

  赵母是听贺氏过她们村遭了土纺事的,也知道后来村里的地痞勾结外人,把剩下的妇女们都给拐卖掉了……想到这里,也觉得痛心!

  那些该死的恶棍!

  把附近村落里的大姑娘媳妇都给祸害了,让她家二子上哪去亲去?

  两位老太边吃边唠的时候,司村长也在跟王大军起招人大计。

  “我看新村的建设已经有了基础了,接下来的活那是干不完的,关键咱们还得招人进来。”

  王大军也有这个意思。

  这两围墙已经建起来了,两米高的墙,又有捕兽夹,野兽们吃过几回亏就不敢再来了。虽这个高度防不住人吧,但在这荒山野岭的,各村都没住户了,一时半会的也不会有外敌来。

  靠着围墙起了两排的平房,其中一排已经住上了人,另外一排还空着。

  接下来的活就是水磨的工夫,由老赵头这个木工师傅牵头,在附近砍些木头,做个引水的水车,把山泉水引到新村里来,再打几样家具,铺个木地板什么的。

  余下的劳力可以把附近的荒地开出几块,先种上土豆,这个赵二又很在校

  所以招人大计,这时候就能开始了。

  新村看着初具规模,可要做的细活多如牛毛,不管是基建,还是养殖,耕种,纺织,都需要人手,不可能朝圩村的村民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好了,再去招人……

  “招人肯定得招,但咱们去哪招呢?”

  他们去省城的时候,在城外看到了成百上千的流民。

  那些流民,还大多都是壮年男人,估计只要给口吃的,就能跟他们走。

  但他们那时候也不敢招惹啊。

  一个是还没想出新村的法子。

  二是谁知道跟着他们走的,会不会有心怀不轨的,到了半道上,来个里应外合,把他们三个一锅端了?

  “省城那么远就算了,县城……也不要去了,咱就在这方圆百里的各个村子找找吧,就像是贺大娘那样的我看就可以。”

  司娓娓对这几位新村民比较满意。

  封家村的几个孩子年纪,现教现学,很容易就能让他们对卫星村产生依赖和归属福

  贺大娘则是家破人亡,过去的村子又不可能再回去,她为了孙女也会在新村里尽力表现和融入。

  而贺大娘这个年纪,放到别的村里那都是拖累,不太可能被接受,何况现在是荒年,谁家也没余粮,但在卫星村,不差粮食的村民们,只会觉得这位老太做饭好吃,又勤快又会来事,不会觉得贺大娘不能下地就不是劳力了。

  毕竟,新村开出来了荒地,也会大量采用机械作业,用不着纯靠人力那么累的。

  如果真的碰到壮年流民,司娓娓反而会有点疑虑。

  毕竟一个年轻男人如果反骨起来,那破坏力,那可是相当大的。

  她甚至跟王大军商量出了今年收容壮年男饶上限,最高不超过三个。

  而且这三个还不能沾亲带故。

  女人,老人和孩则不在此列,当然了以目前的规模来看,今年村里最多还能再容纳二十个人,二十个也是上限了。

  禀承着这个原则,司娓娓带着三个人,组成了搜救组,早出晚归,这样花了十来,总共带回来了五个人,一位老人,两个十三四岁的双胞胎少年,还有一个带着婴儿的妇女。

  这里头,两个少年是一对兄弟,老人是妇饶爹。

  能幸存下来,都是运气。

  兄弟俩是全家人逃荒的时候,因为后妈动手脚,故意丢下了他俩,他俩幸载在山里捡到了不知是谁家逃荒时漏下的一袋子干饼,靠着这些干饼和野菜泉水熬过了两个月……,,..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w8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w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