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3章 排骨玉米汤_燕京小厨娘
优书网 > 燕京小厨娘 > 第043章 排骨玉米汤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043章 排骨玉米汤

  看到梅娘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来,众人呆了片刻,再看向梅娘的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崇拜。

  上次听说梅娘因为做了个奶茶得了夫人的厚赏,厨房里这些厨娘和媳妇们还不相信,想着梅娘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。

  可今天亲眼看到梅娘切菜炒菜,众人就不得不相信了。

 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只有会做饭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梅娘这刀工、手法、调味、摆盘等是何等的讲究,蒋府的厨子下人们个个儿自愧不如。

  丫鬟们把做好的菜一个个端了出去,厨娘们不约而同围了过来,向梅娘请教厨艺。

  内院一处雅致的院子里,六七个十来岁的少女正坐在花丛边,一边喝茶一边说话。

  其中一个身穿烟霞色衫子,圆圆脸蛋的姑娘喝了几口茶,忍不住问道:“蒋大姑娘,上次你及笄那日的茶,就是加了冰块和牛奶的,我们喝着倒好,府上今日怎么没有做呀

  听到这句话,其他几个曾经参加过蒋大姑娘及笄礼的姑娘们也纷纷附言。

  “是呀,我二嫂可喜欢你家那个奶茶了,前几日还跟我提起来,说你家那个加了牛奶的茶水好喝。

  “我也喝了,真是极好喝的。”

  “唉,可惜我上次坐在席末,只尝到小半杯,还没喝够呢!”

  这次蒋大姑娘请她们来做客,倒有几个小姐是盼着能再喝到上次那个奶茶,所以才满怀期待来到蒋府的。

  听到大家这么问,蒋大姑娘脸上的笑容有些绷不住了。

  她岂不知道那奶茶好喝?可是自从那日之后,她让丫鬟去问茶房里那些小丫鬟,这奶茶到底是怎么做的,可那些小丫鬟只记得是牛奶和茶叶一起煮出来的,问了谁都说不会做。

  蒋大姑娘只好叫自己的丫鬟们去试着做,煮了茶水兑牛奶,可是怎么做都觉得味道不对,谁也做不出梅娘那日做的味道。

  蒋大姑娘无可奈何,只好放弃了研制奶茶的想法。

  现在被这些小姐们问起,她当然不好说自家不会做这东西,想了想才笑道:“那日原是为我的及笄礼,母亲特意从外头请了个厨娘来帮忙,并不是我府里的人做的,我听人说,这奶茶是从西域传来的做法,咱们这里却是没有的。

  她这话说得低调,

  其他小姐们闻言却纷纷艳羡不已。#难怪咱们都没见过,原来这奶茶是西域传过来的!##蒋夫人真疼你,那厨娘有这份手艺,想必是很难请的吧

  “那厨娘也是西域来的吗,不知还会做些什么菜?”

  蒋大姑娘收获了一波关注,抿了口茶才笑道:“知道各位姐妹们今日要来,我特意请了那日的厨娘过来,等会儿就能尝到她的手艺了。

  听到这话,姑娘们高兴不已。

  #还是蒋大姑娘心细,我们今日可有口福了

  少顷丫鬟过来行礼,说道:#大姑娘,菜已经做好了,请问要摆在何处

  这会儿太阳已经热起来了,蒋大姑娘便说道:“外头太热,咱们还是进屋去吧。”说着先站起身。

  众位小姐也随着起身,一起往廊下走去。

  那个圆脸姑娘落在后面,悄悄拉了拉身边一个年长些的姑娘的衣角。

  #四姐姐,听说西域菜都是又麻又辣的,还油腻腻的,那可怎么吃得下去呀

  孔四姑娘看了看前面的人群,悄声说道:“客随主便,吃不下就做个样子罢了,你可别像刚才那样,再提什么怎么不做奶茶的事儿了

  她们毕竟是官家的小姐,到别人家做客处处都要留心,主人拿什么招待就吃什么,怎么能点着菜名跟主人家要呢

  这样说定会让主人家觉得不快,还会认为她不懂礼数,更会给旁人留下馋嘴的坏印象。

  比如刚才奶茶那件事,在座的谁不知道奶茶好喝,谁不惦记着来蒋府再喝上一回奶茶?可是各位小姐自恃身份,当然不会当众问出来,也有孔五姑娘这个一心惦记着吃的憨丫头才会问。

  孔五姑娘吐了吐舌头,小声说道:“是,我记住了。”

  众位小姐说笑着进了屋,才一进门,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食物香气。

  几个小姐连刚才正谈论的话题都忘了,不约而同地看向桌面。

  荷叶鸡清香四溢,椒香炸鱼金黄酥香,松仁玉米粒粒晶莹,其他几个菜也是红绿相间,看着赏心悦目,闻着沁人心脾。

  蒋大姑娘按照主宾席次请大家落座,笑道:“承蒙各位姐妹赏光,区区几个

  家常菜罢了,还请各位不要嫌弃……

  还没等说完,席间就响起一阵咕咕咕的声音。

  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威远候府的褚三姑娘略带尴尬地摸了摸肚子。#对不住,可能是方才茶水喝多了,让大家见笑了。

  旁人微怔,随即都笑着说没关系,同时假装不在意地揉了揉自己的肚子,免得也咕咕叫出声来。既然大家都饿了,蒋大姑娘便不再多说,拿起筷子道了声请,便夹起一块炸鱼。

  主人已经动筷了,其他人便也拿起筷子,开始吃了起来。

  孔五姑娘见桌上饭菜并不像她想象那样满是辣椒之类的香料,便心中一喜,第一筷子就伸向了面前的锅包肉。

  眼前这盘菜色泽金黄,每一片肉都裹着浓稠的芡汁,散发着阵阵酸甜味,闻着就觉得口水直往上冒。

  孔五姑娘把锅包肉放在嘴边,轻轻咬了一口。

  炸得酥脆的外壳发出咯吱的声音,露出里面软嫩无比的肉片,这肉片被生粉糊锁住了肉香,连油脂也一并封在里面,一口咬下去,鲜美的油脂混合着酸甜的料汁,在口腔中一层层溢出,香得让人欲罢不能。

  孔五姑娘原本是因为这菜卖相好看才夹了一块,没想到一吃上就停不下来了,她低下头,三两口把一块锅包肉吃光,马上又夹了一块。

  其他人吃了荷叶鸡或是椒香鱼块都是赞不绝口,蒋大姑娘见大家满意,自觉脸上有光,招呼大家都多吃些。

  “孔四姑娘,孔五姑娘,你们也不要客气,喜欢什么就吃什么,一定要吃好才是。”

  孔四姑娘笑着谢过蒋大姑娘的美意,孔五姑娘却嘴里含着锅包肉,只唔唔应了一声。

  看她只顾低头吃饭,连蒋大姑娘的话都像是没留心似的,孔四姑娘的笑容就有些勉强了。

  她把手放在桌底,轻轻扯了一下孔五姑娘的袖子,低声说道:“跟你说话呢!”

  孔五姑娘正沉浸在美味中,听到这一句还以为是孔四姑娘问她在吃什么,忙说道:“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,很好吃的,四姐姐你尝尝。”说着就给她夹了一块。

  大家都在桌旁团团围坐,孔五姑娘这么一说,大家都听见了。

  蒋大姑娘一时语塞,说道:#应该是肉做的……

  为了缓解尴尬,她便岔开话题,让丫鬟把锅包肉分给各位小姐,又用眼神示意一个丫鬟去厨房问问。

  待每个人面前的碟子上都放了两三片锅包肉,大家立刻被这酸甜的味道吸引住了,竟没人想起再追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。

  褚三姑娘咬了一口,立刻惊呼道:#这肉是怎么做的,外焦里嫩,真好吃

  她一说出话来就意识到自己失态了,就算再好吃,她也不该当众叫出声来啊,让别人听见,会不会认为她没见过世面

  褚三姑娘正提着一颗心,却听其他小姐们纷纷惊喜地叫出了声。

  #没想到肉也能做成酸甜口味的

  “真的好好吃,外面酥酥的,里面却很嫩,我从没吃过这样做的肉呢!”

  “我也是,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!”

  看到大家都跟自己一样没见过世面,褚三姑娘暗暗松了口气,忙继续埋头吃菜。孔四姑娘吃了一块锅包肉,原本对孔五姑娘的不满立刻烟消云散。

  别说是向来爱吃美食的五妹妹,就算是她也顶不住啊这道锅包肉实在是太好吃了

  那边去厨房打听消息的丫鬟已经回来了,趁着大家都在埋头吃饭,悄悄走到蒋大姑娘身边,附耳说了几句。

  蒋大姑娘心里有了数,便对众人笑道:“这道菜叫锅包肉,难得大家喜欢,要不我让厨房再做一盘

  蒋大姑娘原本是客气一下,没想到众人听了,立刻说道:#好啊,正好我还没吃够呢

  一盘肉分到每人盘中不过两三块,她们第一次尝到这么好吃的东西,自然觉得不够吃。

  蒋大姑娘没想到一向注意形象,矜持知礼的小姐们居然叫着让厨房再上一盘,只好笑着应了。

  梅娘得知屋里又要再做一盘锅包肉,就知道这盘菜是对了小姐们的心思了。

  果然,等宴席结束,之前来接她的大丫鬟就来厨房找她了。

  #梅姑娘,我们姑娘还在陪客人,暂时不便见您,我们姑娘怕您着急,让我先把这些交给您。#大丫鬟一边说着,一边递

  过来一个鼓鼓襄襄的荷包。

  梅娘入手一沉,便知道里面东西不少。

  #姐姐客气了,那我们就先回去了,烦请替我们跟大姑娘问安。

  大丫鬟应了,送她们出去,就匆匆回去伺候了。

  今日那些小姐们吃得高兴,兴致也上来了,一个个都不急着告辞,又是看花又是下棋的,她们得赶紧回院子伺候着才好。

  这些小姐可都是权贵人家的姑娘,平日请都不容易请来的,今日吃了锅包肉,满口都是夸蒋府的,跟蒋大姑娘也越发亲热了。

  真没想到,梅姑娘只做了这么一道菜,就让这些小姐们如此满意,连带她们蒋府也跟着长了脸。这日下午最热的时候,一向晚归的韩向明和娟娘却回来了。

  两人都是热得浑身是汗,韩向明把手里的东西往武兴手里一塞,只说了句“给你二姐拿去”,就扑到水缸前舀水喝。

  娟娘也累坏了,进屋就坐在凳子上,拿了蒲扇用力地扇风。

  武大娘忙给她倒了一碗水,问道:#你们这是去哪儿了,怎么就热成了这样?#梅娘接过武兴手里的东西,放在桌上看了看。

  这是一个木制的食盒,分上下两层,她揭开盖子,只见上层放着几个做成梅花形的攒盒,里面放着炸鱼、干虾、蒸肉等菜,底下一层又是分成两个格子,一个格子放着米饭,另一个格子则是几个饼和包子。

  娟娘喝光了一碗水,才把今日的事说了一遍。

  原来他们这些日子已经把南城和东城都走了个遍,今天就去了西城。

  西城门是往京城运送各种物资的重要通道,那边的饭馆铺子小摊非常多,做各种吃食的都有,韩向明和娟娘看得眼花缭乱,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吃起。

  正在街上走着,他们忽然看到一个足有四五丈宽的大铺面,不知是卖什么吃食的,屋里坐的全是人,连临街的位置摆了二三十张桌子也都坐满了,许多人等不得,就从窗口处买这种盒子的东西直接带走。

  两人在街上溜达这么多天,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卖法,就去对面茶馆寻了茶博士打听。

  来吃饭的人谁不是希望进了店马上就能吃上饭?这盒子铺品种多样,所见即所得,想吃什么马上就能吃到,因此日日宾客盈门。

  除此之外,他们还卖这样的食盒,里面装上饭菜,拿回去或是家人吃上一餐,或是在家待客,都是极方便极体面的。

  那茶博士还说,现在是天气热,生意不大好了,天冷的时候,若是赶上节日,进城出城的人极多,路过这里的人和车都会停下来,买个食盒带着路上吃,或者拿回家去吃上几日,还有买了送人的,那时候连他们茶馆门口都停满了马车。

  韩向明和娟娘听着这盒子铺生意这么好,觉得新鲜又有趣,连忙去那店里买了个五钱银子的食盒,想着赶紧拿回来给梅娘看看。

  武大娘一听就惊呆了:#就这么个盒子,还不够两个人吃的呢,就要五钱银子

  韩向明一愣,随即讷讷说道:“我们当时想着连盒子带回来,让二妹看看,看完了把菜拿出来,再把空盒子送回去,还能换回二钱银子……

  梅娘连忙说道:“换什么换?去一趟西城来回多远呢!再说这食盒做工不错,二钱银子买下来也值得,娘,别拿去换银子了,回头我出门还用得着呢

  武大娘也是一时被这价钱震惊,回过神来才觉得自己这么说不对。

  韩向明他们俩顶着烈日在外头奔波,还不是为了梅娘开店的事吗?她为了五钱银子,就对女婿大呼小叫的,实在是不妥当。

  她清了清嗓子,忙笑道:“梅娘说得是,这盒子也值二钱银子呢。啧啧,这些东西就卖五钱银子,这么说要是开个盒子铺,一年可不少赚呢

  韩向明挠挠头,说道:“我们也是看着那盒子铺生意实在红火,所以才急着拿回来给二妹看看。

  娟娘也说道:“是呢,我们在南城转了好几天,还没看到有开这种盒子铺的,娘,二妹,你们瞧着怎么样

  梅娘想了想,笑道:“好,咱们就开盒子铺!”这些日子她想了许久,一直迟迟拿不定主意。

  如果依着她的想法,她肯定是想再开一家私房菜馆,可是她也知道,就目前来说,这个目标很难实现。

  以前她做主厨,手下管着十来个厨师,有时候她做个菜,也有小工帮着备料,她只要动动手就行

  ,可是如果在古代开这种饭馆,她就要雇厨子厨娘来帮忙才行。

  她目前没有人脉,凡事只能亲力亲为,如果只让她一个人在厨房做菜,那最多只能开个小饭馆,一天能招待三四十桌客人就不错了,自己也累得够呛。

  要是雇厨子呢,外头那些人都不知道根底,有几个能有她这样的手艺?雇外人只会砸了饭馆的招牌。

  能跟她的手艺媲美的,她也雇不起呀。

  可是做盒子铺就不一样了,这盒子铺说白了就是后世的盒饭,每天做上几种菜,再配上主食,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带,那就大大提高了翻台率,她也不会那么累。

  听完了梅娘的分析,武大娘和韩向明等人连连点头。

  #二妹说得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“咱们可以每天少做点,换着花样做,这样客人天天来吃也不会腻。”

  “上次你给何庆做完东坡肉,后来就只做了一回,好多人来了都问呢,问我什么时候你还做菜

  梅娘笑道:#是啊,像把子肉、东坡肉、椒香鱼块这些菜,都可以放在盒子铺里卖。

  众人越说越是兴奋,七嘴八舌地探讨着开店的细节。

  一直等到武兴实在忍不住,问道:#娘,什么时候能吃饭啊

  大家才回过神来,不禁哈哈大笑。

  那食盒里面的东西显然不够全家人吃,武大娘去炒了个韭菜炒鸡蛋,又烤了一炉烧饼。梅娘见这些菜不是干巴巴的就是油腻腻的,就想着做个汤喝。她看到早上武大娘买的两根排骨,便拿过来切成块。

  排骨焯水,放入锅中加入热水,烧至汤汁变白。

  拿两个嫩玉米切成块放在锅里,加些盐,跟排骨一起煮一盏茶的功夫,排骨玉米汤就做好了。武兴等人正被烧饼和包子噎得直揉胸口,就看见梅娘端了汤放在桌上。

  汤色莹白透亮,金黄的玉米在汤中若隐若现。

  武兴赶紧舀了一勺放在碗里,顾不得烫,拿起碗就滋溜一口。

  排骨的肉香,玉米的清甜,合起来鲜甜爽口,清香又美味。

  旁人也都拿起勺子,纷纷往自己的碗里舀汤。

  排骨肉已经炖得软烂无比,玉米吸饱了

  肉汤的油脂,滋味越发甜香。

  这排骨玉米烫又鲜又甜,汤浓肉烂,热天喝着也不上火,众人不过一会儿的功夫,就把一大盆汤喝得─滴不剩。

  韩向明喝得满头是汗,一边啃着饼子一边满足地打着饱嗝。

  梅娘有这个手艺,要是开盒子铺,肯定会生意兴隆的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w8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w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